時間:2016-02-23 10:27
來源:E20環(huán)境平臺
作者:薛濤
(二)持續(xù)提高對物亦對人的邏輯思辨能力才是核心
那么,如果告別專業(yè),到底什么是支撐我們在職業(yè)上繼續(xù)發(fā)展的基本技能?我們在學校里學習的知識最后都是浪費嗎?我認為其實在學校學習的除了知識以外,所有形形色色的專業(yè)知識學習過程以及后來各種工作體驗和為人處世背后,其實都在構建我們的一種基本能力:邏輯思辨能力。而這種能力,在我們一生的職業(yè)發(fā)展中都還在通過“知行合一”來不斷提高它,一個人需要同時將它運用在對人和對事的處理和管理上,并且伴隨著其管理層級的提升不斷被賦予新的內涵、深度和重要性。這里面包括識別和重建無論是事還是人之背后的各種邏輯關系:因果目的、主次矛盾、輕重緩急、聯想勾連、顛覆重構、質疑反思、矛盾協調、辯證循環(huán)等等,不一而足。哲學上講的,世界就是一切關系的總和,其實本質上與此有共同之處。
我們習慣以為知識是智商的組成部分,其實學習知識的過程與為人處世的經歷一起,都給我們帶來同樣的邏輯思辨能力,而它也將同時作用于智商和情商雙重方面,在人才走向管理崗位后也將同時作用于項目管理和人員管理的高階職場能力上。
(三)初入職場,知識要迅速轉化成技能,而隨后逐步調整技能與管理的比例
在職場新人起步時將知識和其被分配的具體工作的能力需求合二為一時,他就擁有了某種相對穩(wěn)定但仍需持續(xù)提高和轉換的技能。在這方面能力突出績效優(yōu)越的,而且在與人溝通能力上沒有明顯短板的人,在經過幾年的發(fā)展后,會被及時提拔到公司中層的位置。從全社會看這個比例大約有10%,在任何一個單體企業(yè)來看,由于辭職的員工往往被忘記,感覺上這個比例會高出不少。再經過N年以后,還會有10%繼續(xù)升級,成為公司高管(也就是前文說的“大將”,甚至“諸侯”)。
那么,究竟背后是什么,出現了職場蕓蕓眾生中那1%的幸運兒呢?除了八小時內外的勤奮、積極向上積累人脈的為人處事(這里指的是我們常說的人品的重要性)以及要有一些運氣,還需要逐步將個人時間精力投入比例完成從專業(yè)技能到管理能力之間的轉換,以及背后所需的邏輯思辨能力的不斷提高。下圖直觀說明了這樣一個比例的轉換過程。這里要說明的是,正如前文中反復提到,管理并不僅僅是對人,在企業(yè)中的管理者,也要對一件任務(事)的頂層結構設計有更強的思考能力,只不過在具體執(zhí)行階段(此時更重要的就是任務分解后的技能)他會較少親力親為而已(本文下集會講到這個過程如何實現和必須實現的必要性)。
三、入妄破妄中的“玩”
堅持與固執(zhí),往往是一紙之隔,破解之道,在于變換思考角度的邏輯思辨能力,和一顆“玩”心。
(一)如何做到堅持而不固執(zhí),關鍵在于換位思考能力
類似對失去專業(yè)的固執(zhí),在實際工作中還會有很多類似的困惑,什么是堅持,什么是固執(zhí),往往很難分辨,前者可以說是一種優(yōu)點而后者卻是缺點。不懂得堅持的人缺乏“鉆研”的品質,而往往導致無法深入工作和能力提升,而只會堅持卻不懂得變通和創(chuàng)新的人,則又被稱為固執(zhí),總是陷入某種困境拔不出來,甚至好心辦壞事,成為本文下集所描述的與組織方向對著干的人。
那么,要想做到堅持而不固執(zhí),恰恰需要個人能夠在必要時刻跳出自己的慣性思維,重新思考工作本身,掌握邏輯思辨能力中的換位思考能力,具體而言:
一是與能夠與對方換位(可以稱為換對位),與合作伙伴、領導等在交流中如果能夠積極換位思考,就容易將自己拔出固執(zhí)的泥潭;
二是需要能夠嘗試在組織中站在比自身崗位更高的立場來看待某項工作(可以稱為換高位),也可以對自己所固執(zhí)的某件事項有更長遠和更全面的思考;
三是“不忘初心”(可以稱為換原位),要回顧下一件事情的本源,發(fā)起的核心目的是什么,后期是否有偏離。
換位思考能力是邏輯思辯能力中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需要一個人有意識的培養(yǎng)它。對于內外合作方,只有做到換位思考才能為對方考慮而達到共贏合作的良好狀態(tài)。而對于上級安排的工作,有些固執(zhí)的下屬(后文中說的剛愎)經常會花很長時間反復爭執(zhí),卻不能換位思考是否應該節(jié)省上級的精力,是否對方比你看得更遠更全面。聰明的下屬往往會簡潔地點出自己的疑慮和原因,如果短時間內不能說服則堅決執(zhí)行,并在執(zhí)行中或者發(fā)現自己認識的不足來提高自身判斷力(畢竟能力和視野高度不同,這個是大概率事件),或者找到說服領導的充足依據并找到機會高效說服。伴隨著前者帶來的判斷力提高和后者的偶爾發(fā)生,一個有能力的領導必然會對其栽培提拔。
(二)想做到“堅韌”,需要有“玩”心
其實,但凡成就任何大小事,常常都會有個反復入妄破妄的過程(也符合事物發(fā)展的辯證循環(huán)的上升規(guī)律),經過一定的堅持和努力,才能有所突破,而在某些誤入歧途時能夠及時的破執(zhí)念,則可以保持一個人始終聰明地工作。能夠做到這種堅持與固執(zhí)之間很好平衡的人,我們會想到用“堅韌”字來形容他。如果做不到這種平衡,則會在兩個極端,一個是不能堅持的,我們會想到“散漫”,一個是不能變通的,我們會想到“剛愎”。前者往往只能成為灌木,后者則風必摧之,兩者,皆不能成偉岸之才。
在上述這樣的過程中,如何做到在入妄堅持中面對各種壓力和折磨,保持一個人的穩(wěn)定戰(zhàn)斗力;轉而在需要出妄時,能夠及時轉換工作方法或者方向,及時發(fā)現和聰明地進行微創(chuàng)新?要做到這些,除了前文所說的換位思考能力,我的體會是需要找到一個“玩”的狀態(tài)。所謂玩,其實是更廣泛的發(fā)現工作中的興趣所在,找到有興趣點的工作,無論忍耐力還是創(chuàng)造力都是不可限量?;叵朐趯W生時代,往往是這種找到“玩”的感覺的學生,既不失勤奮,又將學習轉換為一種樂事,最后讓那些天天皺著眉頭死讀書的人望其項背。
如果找到了“玩”的感覺,工作也就有了持久的興趣,八小時之外也會在內心琢磨各種竅門和方法。于是在入妄的堅持階段不知其苦,能夠持續(xù)努力向下鉆研,且時刻保持“好奇”之心,敏感的覺察到時機和開放性的思維,積極采取換位思考,在需要破妄的階段及時升級或調整。而做到這個感覺也會逐漸使自己和人生“有趣”起來。
編輯:李曉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huán)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huán)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技術的前進方向就是‘三十年河東,三...
2023(第二十一屆)水業(yè)戰(zhàn)略論壇上...
010-8848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