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4-11-04 10:21
來源: 綠谷工作室
作者: 全新麗
2009年1月6日,應南通市科技局邀請,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李圭白院士,中國城鎮(zhèn)供水排水協(xié)會顧問宋仁元、沈大年,天津市自來水集團總工程師何文杰,上海市政工程設(shè)計研究總院副總工程師沈裘昌,北京市政工程設(shè)計研究總院副總工程師郄燕秋,河海大學教授陳衛(wèi)等專家,對太平洋水處理工程有限公司,南通市自來水公司,蘇州立升凈水科技有限公司,金州環(huán)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shù)中心等單位合作研究的“以浸入式超濾膜技術(shù)為核心的短流程凈水工藝的應用”課題進行了中試成果鑒定。
07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蔣超在南通做狼山水廠自動化,繼而成立太平洋公司,這當然是他高瞻遠矚、目光如炬的結(jié)果。但到了后來,江心補漏,臨渴掘井,導致太平洋公司破產(chǎn)的也是他。
太平洋公司成立后,蔣超并沒有親自管理,就忙別的事去了。他賺錢賺得太多了,同時也有很多其他公司需要管理,分身乏術(shù)。
金州公司的業(yè)務(wù)爆發(fā),曾經(jīng)給太平洋公司的業(yè)績帶來過一些好處。但也有不好的影響,那時候,太平洋受到母公司影響,也要去跑PPP項目,主業(yè)一度荒廢。
后來因為太平洋擴張厲害,想要增加注冊資金,但南通自來水的增資比較麻煩,審核程序特別復雜,金州開始進行增資,變成了大股東。
大股東和公司管理層的話語很多時候不在一個層面上。
蔣超總是講一個大市場,每個市場大概有多少份額,但是太平洋這邊講的是一個個項目,現(xiàn)在手上有哪幾個項目在跟蹤。蔣超不會管這個,只說整個大市場有幾百億大項目。
太平洋也做過BOT,后來管理層覺得不太適合公司的發(fā)展方向,2008年以后金州方面也沒錢了,慢慢不再投資了,太平洋也就停止了這方面的開拓。
PPP風潮起來的時候,蔣超讓太平洋公司也參與投項目,施凡榮他們跑過一陣,覺得這事兒不靠譜,而且跑不起來,就沒再投入精力。施凡榮說,“后來他還表揚我們,說太平洋幸好沒做PPP項目,很多大公司都虧在里面?!?p style="text-indent: 2em;">再到后期,在金州公司遇到麻煩的時候,太平洋淪為“提款機”。蔣超不停轉(zhuǎn)錢去補救其他攤子,太平洋做的項目,進賬就進到北京的賬戶。
太平洋公司因為長期為金州整體輸血,不僅錯失上市機會,發(fā)展也日益窘迫,最終導致公司倒閉。
員工的股份錢,供貨商的貨款,銀行的貸款,都是犧牲品。這就是大股東自我放縱的惡果。本來還指望著國有小股東管管那個大股東,只是小股東股份比較少,而且人家也不愿意管,所以大股東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一路狂奔下去了。
蔣超前前后后問太平洋借了5億元,最后用太平洋擔保貸款1.5億,才會被銀行封了賬戶的。直到最后,太平洋本質(zhì)都挺好的,盈利能力也不錯,業(yè)主都是江浙滬的水司,根本不差錢。
施凡榮在《太平洋之傷,誰之過》(首發(fā)于公眾號“個人筆記隨想”)一文中寫道:
以前在公司的高管會議上,我們多次高呼老板:我們的體量太小,救不活集團的,還是求集團放過我們保留一個生命的火種吧?但又有誰會同情一顆無依無靠父母不愛的“小草”呢!公司以前一直談如何做一個“百年老店”,結(jié)果走到二十七年的時候突然“戛然而止”了。
蔣超最后一次到太平洋開會
08老板的是與非
許多人評價蔣超是個好人,說他在商務(wù)處理和朋友之間的相處中,都顯得比較“大氣”。
他十分虔誠地信“佛”,有寺廟必定參拜,并予以捐贈敬獻。他經(jīng)常以“慈悲為懷”示人,屬下如有什么失誤或失責的事,他都自己攬下來承擔責任。
他與朋友相處待人誠懇,不僅“有事有人”,而且“無事也有人”,所以他的人脈很廣。朋友間、商場上,有了相互信任的基礎(chǔ),事情就好辦多了。
而且他也有敏感的商業(yè)意識,趁著時代的東風,在水和固廢領(lǐng)域都做成了標志性大項目。
金州公司是蔣超一手創(chuàng)辦,一切重擔和責任幾乎全壓在他個人的身上。也許由于他過于能干,總感到下屬的能力存在明顯的差距,所以在處理事務(wù)過程中過問得較細,擔心出現(xiàn)什么失誤。這樣一來,對于有些下屬來說,就覺得可以不用花費太多的腦筋,只要按總裁所說的去做,落得一身輕松。
蔣超看問題能從大處著眼,反映極快,決策也來得快。但有些問題決策太快,缺乏科學細致地論證,會顯得有些輕率,不過,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他從實際情況出發(fā)改得也快。
只是以前的長處在后來卻不靈了,他開始變得猶豫。
事后再站在太平洋公司看金州公司的垮塌,一些人就認為蔣超做事過于優(yōu)柔寡斷,本來建工金源、金州工程都可以賣掉,資金回籠以后,就用不著“吸血”太平洋去挽救。
這些人就認為,他一方面是不想賣,另一方面是太要面子,不可能主動去拜訪別人,都要人家來拜訪他。他覺得,“我這么大老板怎么可能拜訪別人呢?”不知道此一時彼一時。
他確實也有很多人脈關(guān)系,但價值幾何是需要打個問號的。
比如有人跑到各個城市,見到市長之類,吃飯、喝酒,回來就跟他吹,說在那邊關(guān)系特別好。
關(guān)系確實比較好,但是問題是沒有后續(xù),也沒有對接公司之類。過一個多月,這人就去一下那些城市,就是做給老板看的:我在這里不是吃你白飯的,你看我有多好的兄弟們。
蔣超身邊有很多夸夸其談的人,他被這些人給包圍了。那些人學歷、背景各方面都光鮮亮眼,出身都是美國名校,英語又很流利,但是這些人不能潛心做事,具體的事情這些人好像都不會做。他們能說出很多很好的故事,說得也很大氣,但是說完就完了,沒有下面具體的操作。說來說去,只是為了迎合老板的喜好。
編輯: 李丹
E20環(huán)境平臺合伙人 綠谷工作室主筆